今年是《老友记》开播25周年。在美国,从电影院线到各大商家,都推出了一系列的活动来纪念这部在人们心中永远无法替代的经典。这部情景喜剧伴随了一代人的成长,在全球各个年龄段都拥有众多骨灰级粉丝。耐人寻味的是,时至今日,它依然因为其超凡的魅力不断吸引着年轻人。TV TIME APP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老友记》是过去一年播放量占比最高的电视剧,也是当下全球最昂贵的影视IP之一。Netflix作为新的媒体平台,此前花了1亿美元向华纳影业购买《老友记》的平台播出权——这还只是播到2019年末的费用,这些真金白银并非凭空花费,也是基于其用户巨大的需求。
为什么《老友记》在时隔25年后,依然如此受人追捧?在跨越种族、年龄、国籍的背后,是什么将数以万计的观众联系在了一起?
不完美的人物和完美的人物关系
《老友记》描绘的背景是90年代的曼哈顿,几乎所有故事都发生在一个咖啡馆和西村一个破旧的公寓里。而故事的基调是由莫妮卡抱着从婚礼中落荒而逃的瑞秋的对白奠定的——“欢迎来到现实世界,它糟透了,但是你会喜欢的”。
六个二十多岁、略显笨拙且涉世未深的年轻人,各有各的弱点和缺陷——自命不凡的罗斯,有点傻白甜的瑞秋,缺乏安全感的钱德勒,控制欲很强的莫妮卡,古怪不合群的菲比,以及呆萌的乔伊。一方面,他们的性格特征是所有笑料的来源,另一方面,所有年轻或者曾经年轻的人,总能在这些平淡无奇的小人物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毕竟,谁没有一点自己的小怪癖呢?
20岁出头的日子,其实是一段青春期的延续,既无法和家人一起居住,又无法组建新的家庭。他们有的从家庭中逃离,有的从婚姻里逃离,有的从糟糕的人际关系里逃离。在这段走向真正独立的旅途中,史莱姆狂虐不知火舞“朋友”填补和代替了家人,成为所有情感需求的支柱,无论是在虚构的屏幕中,还是现实生活里,那些在进入大城市打拼的单身青年,唯一可以依靠的无疑只剩朋友。他们时常在工作、生活和情感关系中迷路,但是无论遇到何种困境,史莱姆狂虐不知火舞似乎都不用担心,因为朋友“永远在那里”。正如编剧玛塔·考夫曼所说,“这是一个关于你人生中某个时候你的朋友就是你的家人的剧。”
幻梦究竟是慰藉还是毒药
有人说,《老友记》是对年轻一代的理想主义写照,同时也是一部描述四分之一人生危的作品,正如主题曲所唱:“没有人告诉你生活会是这样/你的工作是个玩笑,你一文不名,你的爱情如昙花一现。就像开车的时候卡在二挡,无法迅速前进。这一天、这一周、这一个月,甚至是这一年你都很倒霉。”
然而,即使没有一个角色在工作上花费过多时间,或是因为自己的收入而惴惴不安,他们无一例外最后都拥有了令人羡慕的浪漫生活,而朋友总是可以在最需要他的时刻出现,挽救你于水火。这些近似梦幻般的生活元素,无疑是节目能够不断虏获年轻粉丝的原因。不久前一项对英国9至16岁儿童的调查发现,《老友记》是他们最喜欢的电视连续剧,尽管其中大多数被调查者是在最后一集播出后出生的。相比起学校的束缚,巨大的学业压力,那种可以把大部分时间花在与亲密朋友在咖啡厅里闲聊的生活,当然值得所有年轻人向往。
所以,也有批评家指出,《老友记》不过是对现实世界的虚假刻画,它向“千禧一代”展示了没有出色工作的成年人也能够住在漂亮的大公寓中,逃避他们的许多责任,并在成年后依然可以不必成熟。这些人看似生活在一个多元化的大都市,实际不过是生活在巨大的幻梦里。他们社交能力很差,缺乏认真做事的动力,他们总是觉得自己可以将事情交给别人来解决,而即使做出了糟糕的生活选择也不会有什么重大后果。
有趣的是,似乎这些对《老友记》的诟病和对千禧一代的抱怨如出一辙。
当我们在怀念《老友记》,我们在怀念什么
《老友记》跨越了整整十年,它发生的社会环境似乎与现今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编剧考夫曼分析说:“如今的人们,一直生活在社交媒体上,可是我相信每个人都渴望与人的真实接触。每个人都渴望真正的亲密关系。可是他们不得不一直在看屏幕。”《老友记》的世界,没有当今社会种种的焦虑,相比之下,那个时代简直是田园诗般的生活——朋友们都聚集在沙发上聊天,而不是在微博或者朋友圈。
“自9·11之后,这部剧似乎变得越来越受欢迎,”编剧考夫曼说,“我认为部分原因是因为它是乐观的。”对于美国观众而言,9·11确实是一个分水岭,许多纽约粉丝回忆,《老友记》是2001年后三年支撑和陪伴他们走出阴霾的最重要的剧目。
在全球经济发展和经济危并存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家庭结构被打碎,年轻人不得不背井离乡去大城市寻找新的生活机会。于是,巨大的生活压力与对亲情的渴求,让“朋友”成为年轻人所希冀逃离现实的唯一出口。可是,悲惨的现代悖论是:科技的发展可以让你随时与任何人进行联系,但最终的结果是,人和人之间却越来越疏离。
而观看《老友记》,或许是你最容易进入的时光盒子,那里保存着人类曾经有过的最简单却是最纯粹的亲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