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晋江文学城手机版 > 正文
刚刚过去的一周,对于迪士尼真人电影《花木兰》而言,半泽直美可谓经历了过山车般的选择:3月9日影片首映,坚持北美3月27日的档期,意味着中国无法同步上映,3月12日,因美国疫情发展,不得不宣布全球撤档。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倪自放
好莱坞撤档潮中的《花木兰》
《花木兰》原计划3月27日在全球公映。当地时间3月9日,《花木兰》结束在洛杉矶举行的全球首映礼,当时片方还坚持说,影片北美上映档期不变。3月12日,片方突然宣布取消伦敦首映礼的红毯和媒体采访等活动,并宣布公映档期延后。
差不多同时,《速度与激情9》宣布将推迟近一年上映。该片原定5月22日北美上映,从5月起在全球多地上映,现在北美档期推至2021年4月2日,全球档期也从明年4月起。
3月12日,索尼影业出品的《彼得兔2:逃跑计划》选择了延期公映,将北美地区的4月3日档期改至今年的8月7日。此前,番茄社区官网最新一集的《007》电影已经宣布延期到今年11月。
在好莱坞大片因疫情引发的撤档潮中,《花木兰》其实与其他影片的情况并不相同。《速度与激情》系列,《007》系列,《彼得兔》系列之前都在中国取得不错票房。《寂静之地》系列之前未在中国公映,而且上述影片均未被贴上中国定制片的标签。
一般认为,迪士尼真人电影《花木兰》取材自中国民间故事,领衔主演是刘亦菲,主演阵容里还有甄子丹,巩俐,李连杰,表面上看,《花木兰》似乎是一部“中国定制片”,影片之前选定的中国和北美同步上映档期也都是3月27日。
迪士尼真人片在中国表现一般
种种迹象表明,《花木兰》是一部假的“中国定制片”。
在3月12日因美国疫情宣布撤档之前,迪士尼直到当地时间3月9日首映礼时,仍坚持《花木兰》将于3月27日北美上映的档期。因为中国影院目前仍在暂停营业中,3月27日中国影院开业放映该片几乎是零概率。如果《花木兰》晚于北美数月后在中国上映,该片在中国的收益将大大降低。迪士尼3月9日前敢于“放弃《花木兰》中国市场”也要在北美上映,足以证明该片并非“中国定制片”。
迪士尼之前敢于“放弃《花木兰》中国市场”也要在北美上映,一是受制于北美档期安排,二是迪士尼真人片在中国影市的票房,还不足以让片方做“中国定制片”。
档期方面,北美影市的周末档期年初差不多已经确定,一般情况下,《花木兰》如果延期数月上映,无法找到一个空闲的周五档期。这也是《速度与激情9》撤档后直接将档期定在明年4月的缘故。
迪士尼真人片方面,2014年以来,迪士尼致力于将手中的动画公主IP真人化,确实被全球票房看好,其中《沉睡魔咒》真人版全球票房过7亿美元,《灰姑娘》真人版票房超过5亿美元,2017年真人版《美女与野兽》全球票房达到12.63亿美元,《阿拉丁》全球票房接近10亿美元,《花木兰》也只是这其中的一环。上述已上映的真人动画在中国影市的票房基本是合格的,《沉睡魔咒》近3亿元人民币,《灰姑娘》超4亿元人民币,《美女与野兽》近7亿元人民币,《阿拉丁》超3.6亿元人民币。但是,上述影片中国票房占全球票房的比例最高的是《灰姑娘》,占比也只是刚刚超过10%,远低于漫威影片中国票房占全球票房的比例。
“花木兰”真人片是“文化挪用”
真人版《花木兰》的预告片,此前就引发广泛争议。木兰妆容,福建土楼,刘亦菲打戏等话题空降微博热搜榜,影片预告片中,一众华语面孔全程讲英语,还是让华语观众感到不适应。郑佩佩饰演的媒婆为木兰说媒,说木兰有“娴静”“沉着”“淑雅”等特点,这样明显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的语句用英语说出来,对于中国观众而言确实有些违和。
对于迪士尼用中国故事拍摄一部好莱坞电影,也有评论者将其称为“文化挪用”。“文化挪用”被认为是一种文化背景中的人使用另一种文化背景中的文化元素(物品,风格,番茄社区官网主题等)的行为。比如,好莱坞电影《功夫熊猫》借用的就是中国熊猫这一文化资源。
“文化挪用”对文化的嫁接也是似是而非的。“木兰传说”最核心的故事是替父从军,在真人版《花木兰》中,这个“替父从军”的故事核心,被嫁接到当今流行的女性独立主题上。真人版《花木兰》预告里有两句台词引人关注,“我会为我的家族带来荣耀”“我的职责就是战斗”。但是,“替父从军”与女性独立的内涵并不完全对应,真人版《花木兰》只不过是用这样的外壳,来取悦当下的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