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服饰
满族服饰是指男子穿的带马蹄袖的袍褂,腰束衣带,或穿长袍外罩对襟马褂,女子穿的长及脚面的旗装,或外罩坎肩等。满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三省,以辽宁省最多。满族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述到7000年前的肃慎新开流文化和茶冲文化时期,其后裔一直生活在长白山以北、黑龙江中上游、乌苏里江流域。满族男女都穿直筒式的宽襟大袖长袍。女性旗袍下摆至小腿,绣花卉纹饰。
#1女子服饰
女子喜穿长及脚面的旗装,或外罩坎肩。服装多用各种色彩和图案的丝绸、花缎、罗纱或棉麻衣料制成。有的将旗袍面上绣成一组图案,更多在衣襟、袖口、领口、下摆处镶上多层精细的花边。脚着白袜,穿花盆底绣花鞋,裤腿扎青、红、粉红等各色腿带。盘头翅,梳两把头或旗髻。喜欢戴耳环、手镯、戒指、头簪、大绒花和鬓花等各种装饰品。
#2男子服饰
历史上满族男子多穿带马蹄袖的袍褂,腰束衣带,或穿长袍外罩对襟马褂,夏季头戴凉帽,冬季戴皮制马虎帽。衣服喜用青、蓝、棕等色的棉、丝、绸、缎等各种质地的衣料制作,裤腿扎青色腿带,脚穿棉布靴或皮靴,冬季穿皮制乌拉。
com清初,穿马褂仅限于八旗士兵,至康雍年间满族男子穿用马褂的习俗已盛行,青年喜着马褂以示武勇。以后,由于清帝提倡骑射,经常以马褂赏赐臣下,竟成为一种“礼服”。皇帝赏给“黄马褂”也成为极高的荣誉。
#3·其他常见服饰
便服,便袍或素,或暗花,或织绣各式花纹,丰富多彩。坎肩中一种名为一字襟,满语称为“巴图鲁”,即勇士的意思,朝廷要官多穿此坎,又称“军机坎”,俗称“十三太保”,因为这种马甲,四周镶边,在正胸钉一横排纽扣,共十三粒。
满族的骑射服装,具有浓厚的北方骑射民族的特色。早年,满族男女老少日常的主要服装是旗袍。旗袍在清朝曾作为“国 服”在全国推广。这种袍服有棉有单,适合北方骑射民族的生产生活.满族是世代居于白山黑水之域的北方渔猎民族,这里崇山峻岭连绵,大江大河纵横,又是气候严酷的高寒地区。这些自然条件,都是形成满族服饰文化的重要因素。满族又是中国北方的马上民族,骑马、狩猎、尚武,是这个北方民族传承久远的精神风貌。
#4
各个民族都有自己民族独特的服饰文化。服饰之所以称为一种民族文化,就是因为它与每个民族的历史、地域、自然环境、生产生活状况及民风俚俗等,有着极其密切的内在联系。往往在服饰的变化中,也可以看出一个民族的进步与发展。
来源:唐山市路北区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