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仔小小苏、开心消消乐、唐心荷包蛋、人间水蜜陶……这些姓氏的谐音梗,您听出来了吗?
中华五千年文化生生不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中华民族姓氏更是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01 姓与氏的区分而姓氏分开来,分为姓和氏,而姓和氏却是有区别的,姓代表血缘,来自于母系氏族。
往往同一个部落之间都是一个姓,一个部落人数多了起来的时候,就会加上氏进行区分。
氏代表自己的族群或者宗族,相当于整个部落里的一个小分支,氏族属于部落,先秦时期,会以分封的国家或者属地作为自己氏族的名字。
所以,古人的氏是会随着族群、官职、宗教进行改变的,但无论氏如何改变,一个人的姓是不会改变的,这是二者之间最明显的区别。
在春秋战国之前,姓氏姓,氏是氏,二者是“兄弟关系”,春秋战国之后,二者才逐渐合一,变成一体了。
姓比氏的起源要久远一些,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很久很久之前,可以将时间线调到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时期。
“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说文解字》这句话可以用来解释姓的起源来自于母系社会。
在原始的母系社会里,男男女女之间没有固定的配偶、择偶方式方法,所以大部分生下来的孩子不知道父亲是谁,只知道孩子的母亲是谁。
因为男女之间关系混乱,所以在母系社会里,男子没有一定的地位,生出来的孩子只有母亲一个亲人,而且是唯一可以确定的亲属。
“只知有母,不知有父”就是当时的社会情况,“女生为姓,姓从母出”母系社会的时期,孩子们的姓氏只能跟随母亲。
因此,随母亲的姓就可以确认亲缘关系,这样一来,同姓的人肯定就是来自同一个女性的后代,这样也比较容易区分开来。
所以,姓在最早的作用就是区分血缘关系。
因为最早的姓产自于母系社会,所以这个时期的姓有姬、妫、姚、姜、嬴,这些都是由女字旁组成的汉字,这五个都是上古时期的大姓。
随着时间演变,姓不只与女字旁有关,还和动物、植物、自然事物存在联系,当然也存在由图腾衍变成姓的可能。
“皇帝之子二十五宗”出自《国语》,证明父系社会之后,姓的数量开始大幅度增加。
在4000年至5500年前,我国进入父系社会之后,各个部落的领地和人口都随着增长,所以部落的人民需要迁移找到新的住所。
所以,这些人经过迁徙之后形成了不同分支,也渐渐壮大姓氏的队伍。
在西周时期,更是有“赐姓”的做法出现,这个时期出现了很多的赐姓规定和规则。
例如,天子为“大宗”、诸侯为“小宗”、贵族可以称为南宫、西门、东郭、在朝高官可以用司徒、司马、效力于皇室的人才可以称为卜、陶、史。
在当时的社会情况下,即便是有近三十种的赐姓方法,依旧有些不是高官、没有职业的人,没有拥有姓。
这样的人在当时的社会里是“低等”的存在,是不配拥有姓的。
而那些已经拥有姓的人来说,名很快就会来了,根据史料记载,远古时期人们的名都很简单,基本上都是单名一个字。
例如,先秦时期的庄周、韩非、李斯……
随着人口的增加、随着对名字的重视,所以在男子二十岁以后都会进行加冠,女子若二十岁未嫁也会举行笄礼,当然必须得是有身份的人家才可以。
一般来说,姓和名之间二者相辅相成,二者意思相同,例如,周瑜,字公瑾,而瑜和瑾二字都是美玉的意思。
叫法也有很多说道,例如长辈可以叫晚辈的名字;平辈之间可以互相称字;晚辈对长辈只能称字。
姓氏的演变从母系社会到现代,早已经出现了《百家姓》,目前根据统计,各个民族曾经使用过和现在正在使用的姓氏共有2万4千个左右,其中有单姓氏、复姓、3-8个字的姓氏。
在中国姓氏的演变历史中,每种姓氏都有不同的来源,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远古祖先对于图腾的崇拜
在中国姓氏中,有一部分姓来自于远古时期对于图腾的崇拜,例如:牛、熊、马、花、龙……
2、以祖先的姓氏里的字为姓氏
例如,春秋时期的周灵王有个儿子,名为“年夫”,年夫之后的后代,便把“年”作为姓氏。
3、以封地的名字、居住地、国名为姓氏
例如,鲁国的时候,周公旦的儿子受封于鲁,之后建立鲁国,之后周氏子孙皆以鲁这个国家为姓氏。
以帝王赐姓为姓氏、以职业,官职为姓氏、以居住地为姓氏、以部落名字为姓氏、因躲避战乱改变姓氏……
4、以官职、爵位为姓氏
用世袭制官职为姓氏延续下去,用官职代表这个家族的社会地位;用祖先的爵位为姓氏。
5、以先人的字、名、谥号为姓
为了纪念先人,让后代可以记得祖先的英雄事迹或者丰功伟绩,所以采用先人的字、名、谥号为姓。
6、赐姓和改名
因为皇帝赐姓而改姓、因为避开忌讳而改姓、因为避开霍乱而改姓、少数民族改变为汉姓。
02 八个“官后代”姓氏在不同的姓氏来源中,“官后代”姓氏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同时“官后代”也具有深层的历史意义。
带大家盘点8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官后代”姓氏。(排名不分先后)
第一个:“李”
“李”以“高人气”排着百家姓之首,2022年统计全国有9千五百万人姓李,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94%,是百家姓里的老大。
不只是在中国,就连在越南、朝鲜、韩国的国外都是常见的姓氏,在朝鲜,李这个姓氏为第二大姓氏。
上古四圣分为尧、舜、禹、皋陶,其中皋陶掌管着刑司法官,皋陶秉承着“法理”两字,为了让后人记住“法理”。
于是皋陶将“理”字定为姓,随着时间推移,随着历史衍变,于是“理”变成了“李”。
再到殷商末年,皋陶因为得罪商纣王,全家被处死刑,皋陶的妻子带着儿子逃难的途中,身上没有钱财,没有地方吃饭。
两个人在逃难的途中,一路靠着吃李子才存活下来,于是李子成了母子二人的救命稻草,为了报答李子的恩情,所以改姓为“李”。
第二个:“张”
张姓一直都是中国三大姓氏之一,目前到现在,全国共有9540万姓张,在人口排列上一直稳居前三名,其中北方和东北占比最多,高达8%。
平均13人里就有一个姓张的,为什么张可以称之为“官后代”呢?这与张姓的历史息息相关。
张姓源于姬姓,黄帝的孙子孙挥发明了弓箭,在逐鹿之战中,借助弓箭打败了蚩尤,赢得黄帝的喜欢。
弓箭的产生不仅对古代的生产生活都有很大的影响,而且成就了华夏文明,黄帝为了表扬孙挥,于是封挥为“正弓”。
并且让孙挥指挥造弓箭,后来取弓长的意思,所以赐姓为张,封地清河,孙挥的子孙后代都以张为姓,弓长张就是对张姓最好的解释。
谂第三个:“钱”
2022年,钱姓人口约为220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0.19%,钱这个姓氏最早可以追溯到黄帝七世孙彭祖。
钱姓的来源很简单,就是来源于钱,但是距今已经有了三千年的历史了,可以算是百家姓里最古老的姓氏了。
相传火神之子叫陆终,陆宗的孙子中有个叫彭孚的,彭孚在朝为官,当官主要是管理钱财的,官方叫法为:钱府上士。
因此以官职为姓氏,子孙后代也延续了这个姓氏,以官为姓氏,于是彭孚改为钱孚,这就是钱这个姓氏的由来。
钱姓在中国历史上有一次成为了国姓,是五代十国里面的十国之一,吴越国有着70多年的执政王权,成为国姓更是奠定了钱姓的历史意义。
钱姓目前在百家姓中排名第九十六位,钱姓主要发源地在西安,目前集中在江苏及其周边省份。
钱姓的出名不只是因为时间久远,更是因为有很多的历史名人作为支撑,例如吴越国的建立者钱镠、吴越国的第五位皇帝钱俶等等。
正是由于这些人为钱姓作出的贡献,才可以让钱姓发扬光大。
2022年,钱姓人口约为285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0.21%,在百家姓中排名第85位,多分布在山东、河南、河北等地。
2022第四个:“史”
史姓的分支主要有两支,一支出自仓颉,仓颉是黄帝时期的一名史官,人称为“史皇史”,传说中称仓颉有四只眼睛,善于观察人们的行为及特征。
仓颉有项杰出的能力,那就是善于用系绳的方式来记事,可以记住的事情不仅多而又繁琐,利用系绳的方式发明了文字,仓颉的后代皆在朝当官,延续仓颉的姓氏,称为史姓。
另一个分支为周太史史佚,在西周初年有太史史佚,太史主要是负责记录太子的言行举止、重要历史事件管理古代典籍的史官。
周太史史佚在朝为官期间人品端正,与太公、周公、召公并称为“四圣”,周太史史佚一生的工作都在朝廷工作,皇帝为了表扬史佚,赏赐后代将姓改为史。
春秋之后,史佚在列国史官之后,逐渐成为史姓。
第五个:“司马”
一个少见的姓氏,全国人口达到了2.8万,在人口排名中排在第549位。
赐姓司马源于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斺带领手下在奢斺之战中大败秦军,赵慧王很是高兴,打算将马服的一块地分给赵奢,并赐号“马服君”。
赵奢的子孙后代都以“马服”为姓,“马服”掌管着军中的军政权与军赋,经常统领军队出征,军队人数众多,可以分为六个师左右。
历史上姓司马的名人可真不少,例如司马炎、司马懿、司马昭、司马相如……在西周时期,与“司空”、“司徒”、成立一个“三有司”的组合。
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均设置了司马这个官职,个别还设有大司马、左司马;战国时期,将军和军师也有被称作司马的。
“擒燕之司马而反千里之齐,安平君之功也”其中,这个司马指的就是燕将骑将,可见司马这个官职的重要性。
司马家最兴旺的时期,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个时候的司马家由司马懿把持朝政,后来由司马炎“上位”,将魏朝改为晋朝。
这个时期的司马家一度成为最显赫的姓氏。
第六个:“司空”
据统计,全国姓司空的人口不足千人,属于超稀有姓氏了,属于汉族复姓之一,目前在全国排名1673名。
西周时期,司空位列三公的地位;周朝时期,司空列位于六卿,是古代的官职,古代之时主管土木工程,用于修建房屋、道路。
司空这个姓氏来源众多,源流一来源于姒姓,在大禹时期,设置专门管水利、土木建筑的工程,大禹治水有功,所以赐姓为司空,子孙后代可以沿用。
源流二出自陶唐氏,同样以官职为氏,司空这个官职从尧帝之后才建立的,之后的西周、春秋、汉代都设有该官职;春秋之时,只有晋国才设有司空官。
源流三出自子姓,以先祖的名字为姓氏,春秋时期宋戴公之子宋武公,为宋国第十二任君王,本名为司空,非常英勇善战,在长丘之战中带领军队打败了长狄部落。
所以宋武公的后代子孙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称为司空氏。
第七个:“司徒”
2022年全国人口统计,姓司徒人口高达4.5万人,人口排名536名,在广东、浙江、陕西、上海、北京等等位置均有司徒族人分布。
司徒姓起源和来历很多,来源一出自姬姓,以官职为称谓,司徒是舜帝的后代,上古尧帝时期,舜执掌和管理土地事宜,又称为土司。
在舜的后代子孙中,以舜的官职为姓,世代相传,司徒的后代子孙都以舜帝为始祖。
来源二出自春秋司徒官,以官职称谓为姓氏,夏商西周时期起,司徒就位列于六卿之一,地位可以相当于当朝宰相。
直到春秋时期,各个国家均有设立司徒官,所有司徒官皆为司徒氏。
来源三是出自官名,司马、司空、司徒,三有司在西周朝廷皆为朝廷重臣,其中司徒氏主管良田耕地、征发税收、田地耕作以及其他劳役方面。
春秋时期,卫国大夫夏丁氏夏戊的儿子也曾任职过司徒,后来也逐渐称为司徒氏。
来源四是子姓,以先祖的官职称谓为姓氏,殷商时期的墨狄在商朝时期当司徒官,世人也称墨狄为司徒狄,司徒狄因看不惯商纣王的残暴手段,便自己抱着石头跳下去了。
在司徒狄的子孙后代中,便将司徒这个姓氏保留和沿用了下来,是司徒姓氏的重要起源之一。
第八个:“上官”
上官这个姓氏据统计有7.5万余人,在百家姓中排行第411位,上官姓氏有22.05%的人口分布在中国福建。
相比于其他的七个官后代相比,上官姓氏的来源和文化就比较单一,上官姓氏最早出自芈姓,春秋楚国的大夫后裔以邑名为氏。
春秋时期,楚怀王当皇帝的时候,直接将自己未成年的小儿子兰封赏为上官邑大夫,在此之后的时间里,子兰的子子孙孙皆以邑名为姓氏,称为上官氏。
这么看来,那这位子兰大夫便是上官姓氏的始祖,子兰大大出生后一直在上官的地名生活,子兰大夫的后代也一直生活居住在上官的这个地方。
上官姓氏分布在中国地域比较广,不只是在福建;上官姓氏发源于河南,战国末期楚国被灭时候,上官家族曾经迁往陕西地区;唐朝时期,上官家族又迁往更南方。
唐朝时已经到达了福建东南沿海等地;宋元明清之后,上官姓氏人口已经传播到了中国的各个地方。
姓氏是一个家族的血缘关系的纽带,姓氏推动文明发展进程,姓氏的出现更加反映了时代的文化特征。
姓氏文化的意义在于,让每个人都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根,知道自己是谁,知道从哪里来,知道未来往哪去。
中国姓氏源远流长,中国姓氏还在不断地发展中,身为中国人,要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将中国的姓氏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1、新华网:常见姓氏分布,看看你的姓氏聚集在哪最多
2、中国有一个姓氏,长达17个字,如今只分布于云南境内
3、百家姓网:百家姓官网—百家姓大全
4、凤凰新闻网:历史上最牛的姓氏,诞生59个皇帝,开创了8个皇朝
5、中国文化网:姓氏文化:鲁、卫、赵、司徒、钱、王是“高富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