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几个不知道不要信口开河OK?
当然用过,虽然次数不多
1972年8月25日,以阻止孟加拉国加入联合国(孟加拉国本是巴基斯坦的一部分,在第三次印、巴战争中被印度占领并扶植其独立,巴基斯坦是中国的兄弟,这事不能不管)
1972年9月10日,当时索马里、几内亚、南斯拉夫三国拟了一份反对以色列侵略叙利亚、黎巴嫩的草案,英、法等国对此提出修正,中国反对英、法等国的作为。
1997年1月10日,否决了安理会关于向危地马拉派遣联合国军事观察员的决议草案。
1999年2月25日,否决了安理会关于同意联合国驻马其顿预防性部署部队延期半年的决议草案。
2007年1月12日,否决了针对美国和英国提出的有关缅甸问题的决议草案。
2008年7月11日,否决了美国、英国提出的关于津巴布韦问题决议草案。
1981年联合国秘书长选举,中国连投16轮反对票,邓小平:一否到底1976年1月9日时,联合国大楼前,工作人员准备照常升起联合国旗,不想却接到了 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 的命令:
“大楼前的联合国旗,今日要降下一半,我们要哀悼一位伟人的逝去。”
大家都有些摸不着头脑,但随后瓦尔德海姆则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了一分钟的讲话解释,大家这才知道 中国的周总理逝世了,秘书长此举是为了哀悼他, 我们也能从中看出秘书长瓦尔德海姆对于中国的友好和尊敬。
然而,时隔五年后,在瓦尔德海姆竞选连任联合国秘书长时,中国却投出了反对票,而且还一连投出了十六次。
邓小平同志对此更是公开表示:“一否到底!”
瓦尔德海姆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邓小平同志又为何要“一否到底”,这一切还要从1971年说起。
1971年时, 缅甸籍的联合国秘书长吴丹 因身体抱恙,对外宣布不再竞选连任联合国秘书长。选举新联合国秘书长由此成为了联合国会上最大的问题。
可联合国秘书长毕竟是联合国的 最高“长官” ,这个位置几乎可以说是世界的“执政官”,所以各国都希望选取一位“自己人”上位,以此在国际形势中谋取更多利益。
经过一轮又一轮的角逐后, 奥地利的瓦尔德海姆 和 芬兰的雅可布森 脱颖而出,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这两人走到了决赛环节。
不过,与前几次投票不同的是,决赛环节的投票仅限于联合国安理会的十五个成员国中,这其中尤其 以五位常任理事国为重 ,即美苏中英法五国的意见。
这主要是因为五个常任理事国拥有 “一票否决权” ,也就是说哪怕票数最多,只要这五位中有一票反对,那就行不通了。
由于瓦尔德海姆本身就是欧洲人,而且先前曾任奥地利外长,在美国做过外交大使,这使得安理会中的 美、英、法都比较支持他。
同时,苏联与东欧诸国皆有矛盾,其中就包括芬兰,这导致苏联方面是坚决反对芬兰人雅可布森当选秘书长的,毕竟苏联人也担心雅可布森会“公报私仇”。
如此便意味着,瓦尔德海姆已经获得五个常任理事国中的四张赞同票,仅剩中国对于此事没有定论。
不过,据国际媒体的报道,中国代表对于竞选两人本身都没有什么意见,只是 中方认为欧洲籍的秘书长先前已有两位,这一届应该考虑其他大洲的人选了。
中方意思虽然听着有几分“轻描淡写”,可对于瓦尔德海姆却宛如晴天霹雳,因为这意味着中方很有可能使用“一票否决”的特权,直接推翻两人重新选举其他大洲人选。
焦急的瓦尔德海姆只得求助于母国奥地利,奥地利听闻后,十分庆幸在当时已完成了与中国的建交,这使得问题变得“好谈”了一些。
奥地利当即让 驻华大使汉斯·塔尔贝尔格 试探中方态度,汉斯深知此事干系重大,心里也是直打鼓,可这是关乎奥地利国家的事情,一番思索后,汉斯硬着头皮找到了周恩来总理。
在与总理的会谈中,汉斯谨慎地表达着奥地利方面的友好态度,以及瓦尔德海姆本人的和平追求,还小心地问询了中方的意见。
奥地利对于此事的慎重,让刚刚重回联合国的我国心里一暖, 周总理对于奥地利的态度很满意,也认同瓦尔德海姆的和平追求,随即表示中方愿意支持。
中方态度的转变,让瓦尔德海姆获得了绝对优势,最终他以高票优势当选了新一任的联合国秘书长。
上任的瓦尔德海姆并没有食言,他一直致力于国际和平工作,首先便是 慕尼黑奥运会的恐怖分子谋杀案 ,因为死者是一名以色列人,此案已经上升成宗教矛盾。
瓦尔德海姆处理果断,他坚决将此案限定于恐怖袭击的范畴,而绝非宗教冲突之中,并借此将“反恐”问题重新提上联合国议程,并在之后取得突破,成功批准了一些国际反恐怖行动的具体措施。
同时,瓦尔德海姆还是一位公认的“经济型”秘书长,在他初上位时,整个联合国面临着 近6500万美元的债务 ,已经有了几分“债台高筑”的意思。
瓦尔德海姆上台后,通过对组织的开支进行管控,以及与各国积极周旋获得资助的方式,竟然在几年内就扭转了联合国的“财政赤字危机”,令人不得不佩服。
除此之外,瓦尔德海姆的果断也是众所周知的, 在1973年时埃及与以色列的冲突中,若不是瓦尔德海姆及时派出维和部队维稳,第三次世界大战就极有可能爆发于中东, 可见瓦尔德海姆的果断勇敢以及对局势的把握能力。
不过,瓦尔德海姆除去这些种种头衔后,他还是 中国的“国际友人” 。
瓦尔德海姆当选秘书长的第二年,他与夫人便应中国的邀请,来到了中国北京,成为了联合国中第一位访问中国的秘书长。
在这一次访问时,他被周总理的人格魅力深深折服,由此便有了文首的桥段--------周总理逝世时,瓦尔德海姆力排众议降半旗哀悼。
然而,俗话说得好: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瓦尔德海姆的任期在两届后走向了终结,他只能重新参加竞选,只是这一次中方的态度发生了天翻地覆的转变。
1981年时,瓦尔德海姆的任期结束,根据《联合国宪章》的规定, 秘书长连任两届后,便要重新选举 ,瓦尔德海姆的态度也很坚决,他当即宣布继续参选。
瓦尔德海姆任期内对于西方事物的处理是最为积极的,这使得西方诸国对瓦尔德海姆的印象还不错,对于他要参选这件事,西方世界大多表示赞同。
但第三世界对于这个消息就是一边倒地反对了,这主要是因为 瓦尔德海姆如果再连任,那意味着自联合国创立至今的四位秘书长中,欧洲人便占据了三位 ,这让第三世界诸国感到很不公平。
不过,根据联合国选举条例来看,瓦尔德海姆只要继续取得五位常任理事国的支持,那连任可以说是毫无难度的。
然而,令瓦尔德海姆震惊的事情发生了, 中国在这件事上表现出反对的态度 。
这在当时掀起了轩然大波,不少西方媒体纷纷 指责中方“忘恩负义” ,毕竟瓦尔德海姆在任期间确实是中国的好友,如今好友想连任,中方却站出来反对,显得有几分不地道了。
但西方媒体的“好友论”恰恰暴露出选举的弊端性, 因为在中方眼中,政治是政治,交情是交情,瓦尔德海姆纵然与中方关系好,可这并不是中方支持的理由。
中方认为联合国秘书长的选举是一项公平公正的国际事务,不应在其中加其他因素,要知道中方选取秘书长,可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而选,而是为了更加稳定的国际局势而选。
除此之外,瓦尔德海姆虽然与中方交好,但其所代表的毕竟是西方诸国的利益,这一点从瓦尔德海姆在任期间的事务处理上便可知。
这也就使得瓦尔德海姆如若连任,必定会继续“无视”第三世界诸国的诉求,如果此刻不加以遏制,只怕后面将会“一发不可收拾”。
因此,中方选择支持瓦尔德海姆的对手------- 来自非洲坦桑尼亚的萨利姆 ,此人出身非洲,是一位真正意义上会为第三世界诸国着想的人。
在中西方的各自努力下,瓦尔德海姆和萨利姆一同走到了“决赛”,即面临着安理会十五国的再投票。
不过,参选两人实力相当,他们都拿到了安理会的九票以上支持,使得“赛程”走入了最终决赛, 也就是五位常任理事国的投票 。
可这也意味着一场强烈对决即将展开,诚如上文所言,美苏中法英五位常任理事国拥有一票否决权, 只要有一国不同意,那联合国秘书长就势必选不出来。
但中国自重返联合国后,几乎就没投过反对票,这使得美国认为这一次投票也是这样,几乎都已经准备好庆祝瓦尔德海姆的连任了。
然而,中国偏偏就是对瓦尔德海姆投出了反对票,美国据此揣测中国一定有不可告人的阴谋,所以也对萨利姆投出了反对票。
根据宪章规定,两位候选人都被“一票否决”,那就要重新投票。
可中美的决心不变,再投仍是一人一张反对票,使得投票根本没有结果,而选举也在这样的反复中, 一连重投了十六次。
期间,邓小平同志担心代表凌青承受不住压力,还特地指示道:
“只要继续选库尔特·瓦尔德海姆,就要一否到底!”
连续的投票无果,让诸国代表都倍感疲倦,参选的代表也感觉到极大的压力。
瓦尔德海姆甚至公然问凌青:
“中方是不是有什么诉求,我一定尽力满足。”
凌青不忘邓小平同志的指示,当即回答表示, 中方并没有诉求,投反对票纯粹是为第三世界诸国着想,中方只希望通过支持第三世界国家的人来维系世界力量的平衡。
凌青的回答让瓦尔德海姆感觉到中方的坚定,他深知再坚持下去必定也是无果的,只要中方一直投反对票,瓦尔德海姆根本没办法连任秘书长。
安理会诸国也深知其中问题,当即商量出了几个较为“折中”的办法:
第一就是让瓦尔德海姆继续连任之后再重新进行选举
第二是干脆让瓦尔德海姆和萨利姆联合上任,一人一半共同担任秘书长
第三就是寻找一位新的候选人来打破当前的僵局
中方认为第一个条件仍是对第三世界的不公平,根本不利于世界格局的平衡,所以拒绝实施。
而美方则认为第二个条件十分欠妥,会让秘书长一职失去权威性,所以也出言否定。
最终,瓦尔德海姆为了“节省时间”,主动要求退出了秘书长的竞选。
眼见对手因“一票否决”而退出,萨利姆也深知自己的境地,所以与瓦尔德海姆一样,他也选择了主动退出。
两位候选人一同退出,这在联合国选举上还是头一遭,中美也意识到,如此再选下去,只怕仍是没有结果的投票罢了。
在这样的纠结下,大家想到了先前提出的第三个条件,即 寻找一位新的候选人来打破僵局。
于是,联合国诸国代表的又进行了新一轮的投票,这一次投票诸国都充分考虑大局,终于选出了 秘鲁籍的德奎利亚尔 成为了联合国的新一任秘书长。
也因这一次反复选举,联合国秘书长选举多了一条“潜规则”: 秘书长一职要优先考虑第三世界国家的人,若是同为候选人,就在五大洲之间轮流循环。
之后,德奎利亚尔还专门访问了中国,他向邓小平同志表示,自己一定会致力于世界和平发展,还希望中国能够在第三世界中发挥领导作用,带领大家共同发展。
不过,邓小平随即就反驳道:
“头头可不能当,想当头头就麻烦了,搞霸权主义的人名誉都很坏,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一直都是平等的”。
邓小平同志的话有几分“俗气”,却是直白明了的,这让德奎利亚尔当场醒悟,随即与邓公重新商议起反对霸权主义以及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合作等问题。
由此看来,中方一连投出的十六次反对票,根本不是为一己私利着想,而是真正地为国际平衡着想,是站在第三世界的诸发展中国家的角度去考虑的。
如今国际关系更加风云诡谲,但中国仍如当年一如既往地致力国际平衡的构建,这也映照出我国对于和平追求的恒心,体现出我国作为世界大国的担当。
哪些国家有一票否决权
在联合国,安理会的5个常任理事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俄罗斯联邦、法兰西共和国、英国和美国)都拥有一票否决权。即使其他14国(4个常任理事国+10个非常任理事国)全部赞成某一提案,只要其中任何一个常任理事国反对,该提案也无法在安理会通过。
我国历史上9次行使否决权:
第一次:1972年8月25日,中国否决了关于孟加拉国加入联合国的决议草案
第二次:1972年9月10日,中国否决了有关中东问题的对巴勒斯坦和阿拉伯国家的修正案草案
第三次:1997年1月10日,中国否决了关于向危地马拉派遣联合国军事观察员的决议草案
第四次:1999年2月25日,中国否决关于同意联合国驻马其顿预防性部署部队延期的决议草案
第五次:2007年1月12日中国否决关于缅甸问题的决议草案
第六次:2008年7月11日中国否决美国提出的有关津巴布韦的制裁提案
第七次:2011年10月4日中国对联合国干预叙利亚决议草案行使否决权
第八次:2012年2月4日中国否决就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
第九次:2012年7月19日中国对英国等国提交的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投下否决票
扩展资料:
实际例子:
2004年,由于美国行使否决权,联合国安理会在25日进行的表决中未能通过一项谴责以色列暗杀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精神领袖亚辛的提案。
英国、德国和罗马尼亚对这项由阿尔及利亚和利比亚联合提交的提案投了弃权票。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内格罗蓬特在表决前发言说,该提案未能明确谴责已被列为恐怖组织的哈马斯对以色列平民犯下的恐怖主义罪行,因而是一项片面的提案。
这里美国行使的就是一种一票否决权。根据《联合国宪章》第27条,安全理事会对于其他一切事项之决议,应以九理事国之可决票包括全体常任理事国之同意票表决之。也就是说,即使该决议获大部分成员国支持,常任理事国仍然可以行使一票否决权使任何安理会的决议无效。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一票否决权
中国迄今为止使用过多少次否决权1972年,否决孟加拉国加入联合国。
1972年,否决反对以色列入侵黎巴嫩等国的修正案。
1997年,否决向危地马拉派遣观察员。
1999年,否决延长驻马其顿预防性部署部队。
2007年,否决要求缅甸整改人权,毒品,艾滋病问题。
2008年,否决制裁津巴布韦。
2011年,否决干预叙利亚暴力行动。
2012年,否决要求叙利亚停止暴力行为草案。
2012年,再次否决要求叙利亚停止暴力行为。
2014年,否决将叙利亚问题提交国际法院。
中国在联合国用过否决权吗?为什么用的?中国在联合国用过否决权。
自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了中华民国于安理会的议席后,截至2019年,一共使用了13次否决权,使用的时间及原因是:
1、1972年8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否决孟加拉国(原东巴基斯坦)申请加入联合国。
2、1972年9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否决了英、法等国对索马里、几内亚、南斯拉夫三国反对以色列侵略叙利亚、黎巴嫩的修正案草案。
3、1997年1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否决了安理会关于向危地马拉派遣联合国军事观察员的决议草案。
4、1999年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否决了安理会关于同意联合国驻马其顿预防性部署部队延期半年的决议草案,因为该国曾频繁于台湾海峡两岸之间建交断交。
5、2007年1月12日,中国否决了针对美国和英国提出的有关缅甸问题的决议草案。
6、2008年7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否决了美国、英国提出的关于津巴布韦问题决议草案。
7、2011年10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否决了英国、法国提出的关于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
8、2012年2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否决了英国、法国提出的关于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
9、2012年7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否决了英国等国家提出的关于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
10、2014年5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否决了美国等国家提出的关于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
11、2016年12月5日,联合国安理会当天对关于叙利亚阿勒颇人道局势的决议进行投票,常任理事国俄罗斯与中国行使否决权,决议未能获得通过。
12、2017年2月28日,联合国安理会2月28日就向叙利亚使用化学武器实施制裁投票。中国和俄罗斯再次“双否”了这份草案。在针对叙利亚的问题上,俄罗斯已经第七次投否决票;中国则是第六次。
13、2019年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否决了美国、提出的关于委内瑞拉问题决议草案。
中国为五个安理会成员国之中使用否决权最少的国家。
扩展资料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历史
1944年的联合国成立会议上,通过中华民国、美利坚合众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英国、法国应当成为常任理事国。
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联合国取代退出联合国的中华民国政府的中国代表权,继承其所有权力。
1991年12月27日,俄罗斯在联合国取代苏联,继承其所有权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否决权
以上文章内容就是对中国一票否决权用了几次和中国使用一票否决权几次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