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共两党的历史上,分分合合贯穿于民主革命的始终。两次合作,两次分裂,最终国民党败退,结束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回首国共第一次合作,他们的共同敌人是列强和军阀。一个是老派的政党,一个是成立仅仅3年的年轻党派,是什么样的历史机缘,让他们走向了联合的道路?
前路坎坷,国民党改组势在必行从辛亥革命开始,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人士,一直在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然而,袁世凯复辟、北洋军阀混战,帝国主义干涉、国民党内耗,革命期盼的胜利远远没有出现。如果再拉长时间,自1894年第一次上书李鸿章,条陈治国方略开始,孙中山的这条民主革命道路已经近三十年。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时间改良救国遭拒后,孙中山开始走上革命的道路。这一年的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了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以“振兴中华”为宗旨,其目的就是要推翻满清政府,以此来救中国。在这里,孙中山聚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好友,陈少白、陆皓东、郑士良皆是最初的追随者。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是要流血牺牲的。孙中山带领着兴中会成员,1895年开始第一次武装起义——广州起义。然而,缺乏经验、联络不畅、消息泄漏等原因下,起义最终失败。遭到通缉的孙中山,只得断发改装,周游列国,积蓄革命力量。1896年的伦敦蒙难记,让他第一次有了国际声名。1900年的惠州起义再败,孙中山开始思索革命的联合。
1905年同盟会成立,有了统一的领导后,革命的烽火燃烧在中华大地。萍浏醴起义、安庆绍兴起义、广西起义、黄花岗起义。最终,1911年的武昌起义彻底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来不及回味胜利的喜悦,革命的胜利果实就被袁世凯窃取。国民党人又是二次革命、护国战争、护法运动、南北和谈,最终换来的却是军阀割据的残酷现实。
敌人强大,共产党必须团结一切正当孙中山仍然在为民主共和奔走时,一个年轻的政党在上海成立。1921年7月,炎热的夏天没能阻挡一群爱国青年的赤诚,他们相约在上海里弄,谋划着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成立中国共产党。这个代表着中国劳苦大众利益的政党,有着最先进的指导思想,从成立之日起就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
“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中共一大的纲领历史性地记录着。从1922年到1923年,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尤其是香港海员大罢工和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给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带来强烈的冲击。前者拉开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序幕,后者更是把工人运动的高潮推向了最顶峰。
香港海员大罢工,遭到了英国的残酷镇压,他们一手策划的“沙田惨案”,反而激起工人们的强烈反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这场罢工坚持了56天,最终以港英当局被迫接受海员提出的要求而告终。香港海员大罢工大获全胜,而声势更为浩大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却遭到了直系军阀吴佩孚的血腥镇压。
矗立在郑州繁华地带的二七纪念塔,就是对“二七惨案”的历史纪念。1923年2月7日,吴佩孚调动军队残酷地镇压了罢工的工人。共产党员林祥谦、施洋壮烈牺牲,这场席卷北京、河北、河南、湖北等地的工人运动,让世人见证了工人的力量,同时也给共产党深刻的教训——要想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
外援出现,苏联的历史战略决策一边是多年革命无果,一边是寻求革命合作,一拍即合的历史机缘,让国共两党走向第一次合作。此外,苏联作为外部的催化剂,从自身地缘政治出发,直接推动了两党的关系。先是向孙中山释放友好的信号,再通过共产国际来指导中国共产党。当国共两党走向合作后,又从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开始全方位的援助。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政权从一开始就受到内外交困的局面。国内的沙俄封建残余、国外的帝国主义围剿,苏维埃政权急需寻求外部的突破。与中国的关系成为重要决策,为了争取外交联合,苏联在1919年和1920年先后发表宣言:废除沙俄时期在华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特权。
然而,无论是与直系军阀统治下的北京政府联络,还是与地方军阀陈炯明的谈判,苏联都没有收到预想的效果。直到在共产国际的影响下,苏联才注意到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而孙中山也于1920年前后,开始接触共产国际和中共的代表。1923年,孙中山与苏联代表发表了《孙文越飞宣言》,联俄政策基本确定。
国民党迫切希望改组,把自己变成一个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而共产党又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党,它们本身就是新鲜的血液。“联俄、联共、扶助农工”,国共合作确立三大政策。1924年1月,广州召开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共产党员与国民党员携手走进革命的舞台。
后记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也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开始。在苏联和中共的帮助下,孙中山成立黄埔军校。有了强大的军事力量和民众支持,1926年7月,十万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他们的目标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浩浩荡荡的国民革命就此展开!